??文/樂居財經 鄧鑫妮
??和所有天貓店鋪一樣,這家店的產品主頁有詳情介紹、細節圖、客服,唯一不同的是,沒有付款通道。
??不過,這并不影響阿明的線上體驗,新城悅物業租售頁面最下方有兩個咨詢按鍵,一個是電話咨詢一個是在線咨詢,阿明點進在線咨詢。
??“你好,我想了解這套房源?!毕到y設置的咨詢語句,連帶著產品信息,自動發送了過去。
??不到一分鐘,對方客服已經回復,“您看的房源還在,請問方便留一下聯系方式嗎?”
??這個體驗很新奇,在天貓平臺上面看房,阿明還是第一次。
??和阿明一樣的租客還有不少,他們總會問:“你們是開發商還是中介?”電話那頭回答:“我是物業?!?/p>
??物業做租售業務早已不是新鮮事,但是在天貓線上平臺做業務,也是頭一回體驗。
??在淘系生態中,天貓好房是唯一面向房產的官方入駐平臺,至今已有多家房地產公司入駐,作為房企系租售的代表,物企也在上面開起了店。
??新城悅物業租售便是一例,除此之外,已有合景悠活、東原仁知服務以及旭輝永升服務等物企,先后入駐天貓好房。
??物企的營收渠道并不復雜,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物業公司都以物業管理服務為重,以此為基礎的物業費是收入大頭。
??房地產邁入存量時代,且伴隨著波動性的市場態勢,開發和交付受到影響,以至于物企的管理規模和營收增速放緩,需另謀增量。
??在此背景下,圍繞社區資產和增值服務的多樣化經營層出不窮,成為物企的第二增長曲線。
??線上租售就是其中之一。租售中心的物業人員表示,線上與客戶達成初步意向,看房、簽約等行為繼續回到線下。換言之,線上租售將原本的獲客方式從線下搬到了線上,拓寬了獲客通道。
??物企搶灘線上房產經紀
??房地產經紀業務的蛋糕不算小,但是經過多年的分羹,各種玩家從不同途徑進入,有貝殼、我愛我家這類傳統門店中介、也有萬物云“樸鄰”這類源于地產和物業的房企系中介,他們各顯神通。
??穩定的用戶流量,是做大中介生意必不可少的因素。無論是自營、加盟,還是自己做平臺,本質上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客源。
??物業掌握著社區大門,做中介有著天然優勢,但也存在著弊端。社區相對封閉的環境,使得物業的客群單一;同時客源渠道也依賴于現有客戶,不利于對外運營。
??互聯網,是一個巨大的信息集散地,各種內容在這里流通,如果在這上面開店,形象一點說,就像是在人流最密集的商圈立起來一塊牌子。
??物企在線上開店做中介,在此之前是從未設想過的道路。從線上獲取流量,或許是個不錯的主意,而天貓好房剛好承接了這類需求。
??線上租房、買房,不再是傳統房產中介或者房企的特權,物企正在以社區用戶的天然優勢加速入局。
??“站在中國最大的互聯網電商平臺緯度,房地產是最大的大宗交易商品,應該要把房產交易線上化、天貓化。而站在房產交易的維度,行業發展為了適應數字化的大勢,應該把房子放到線上去賣?!?/p>
??易居中國董事局主席周忻有個堅持了十多年的瘋狂想法:把房子放到互聯網上交易。
??所以在2020年秋天,阿里和易居牽手,打造了天貓好房。
??天貓好房依托淘系生態的強大流量,成為同時面向用戶和商戶的房產信息平臺,用戶可以瀏覽信息挑選商品,商戶可以發布產品促成交易。
??天貓好房執行總裁、首席運營官賀寅宇表示,天貓好房在探索房產行業新生態方面,房產信息平臺建設順利完成,實現了樓盤通、內容通、信息通,MAU從0達到2000萬+。
??截至今年9月16日,天貓好房平臺已經入駐10631家商戶,包括來自全國300+城市的品牌開發商、樓盤項目、新房渠道公司、經紀公司、租房機構、交易中心等各類房產交易合作伙伴。
??物企的中介生意
??做中介,似乎是物業天生就帶有的基因。
??據克而瑞物管數據,截至2021年4月,上市物企中布局房地產經紀業務的物企已經超過六成,其他暫未布局的企業,該業務單獨隸屬集團或地產母公司。
??物企加入到中介戰局,主動亮出招牌。
??近兩年,物企租售業務的品牌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樸鄰”、“有瓦”、“綠城租售中心”、“遠洋服務·租售”等各式各樣的店面門頭出現在社區里。
??萬物云是較早一批做中介品牌的物企。
??和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物企一樣,萬物云最早也是在企業名之后加上“租售”二字,成為其中介品牌的雛形。萬科租售中心成立于2001年,直到2018年5月,才正式更名為“樸鄰”。
??2021年1月,萬物云再次調整樸鄰的內部結構,將“樸鄰”與萬物云房屋租賃業務“為家”融合升級為“樸鄰租房”。升級后,“樸鄰租房”業務覆蓋二手房交易、租賃和新房。截至2022年3月31日,萬物云在50多個城市擁有超過600個社區實體店面。
??2021年底,旭輝永升服務在其上市三周年前夕,宣布首發全新產品品牌矩陣,其中就包括增值服務中的租售服務品牌永升小樂資產。
??在物企的業務板塊劃分中,租售業務通常被歸到社區增值服務一類。
??根據物企2022年中期財報,作為增值服務中的分支,租售業務的營收空間有限。以近期上市的萬物云為例,其居住相關資產服務期內收入5.26億元,是上市物企中營收較高的一位。同樣是超大體量的碧桂園服務,其房地產經紀服務上半年營收不到2億元。
??增值服務將成主戰場
??租售業務更像是一個支點,支撐物企撬動社區經濟藍海。無論是租售業務、美居業務,或是零售業務,物企始終圍繞著社區在做加法。
??有業內人士預測:“未來增值服務一定是物業企業的主戰場,勢在必行?!?/p>
??這個猜測,如今正成為現實。
??新鮮事物的蓬勃往往需要一個助燃器,多樣化社區服務的涌現顯然離不開政策的引導和支持。
??2021年1月5日,住建部等十部門發布《關于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
??《通知》明確鼓勵物企促進線上線下服務融合發展,企業要探索“物業服務+生活服務”模式,滿足居民多樣化多層次居住生活需求。
??除了現實需求和政策引導,增值服務較高的毛利率也吸引著企業前赴后繼加碼增重,可以明顯看到,物業增值服務的收入在總收入的比重亦不斷提升。
??據樂居財經《物業k線》統計,今年上半年上市物企平均毛利率為27.7%,其中34家企業公布了社區增值服務毛利率情況,其平均毛利率達到41.7%。
??截至8月底披露的中報數據中,物企社區增值服務總收入約為128億元,其中有4家物企收入超過10億元,分別是碧桂園服務21.1億元、保利物業14億元、綠城服務13.1億元、雅生活服務10.8億元。
??社區增值服務是物企在原有的物管范圍開發新業務,有的企業選擇和垂類業務公司合作,也有的企業大手一揮,收購增值業務企業為自己所用。
??強強聯手,搭建起了社區增值服務的競爭舞臺。不過目前這個階段泥沙俱下,增值服務的發展還有一段路要走。
??雅生活總裁李大龍就曾在公開場合表達過自己的期望和擔憂:“在地產大變局之下,增值服務發展進入新時代,社區增值服務成為物企‘第二增長曲線’,但整體營收占比仍較低、商業模式趨同,同業競爭激烈、滲透率和供應鏈問題亟需解決?!?/p>
來源:樂居財經
作者:鄧鑫妮
相關標簽:
物業K線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