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 李禮
??繼8月遭證監會問詢后,映日科技第一次更新招股書。
??映日科技從事高性能濺射靶材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產品主要應用于顯示面板、半導體、太陽能電池、記錄媒體等制造領域。2019-2021年,映日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1.13億元、1.48億元和3.15億元,凈利潤1235.42萬元、2661.75萬元和8407.00萬元。
??營收凈利雙增長,主要歸功于眾多關聯方入股并發生大量關聯交易。但硬幣的另一面,是隨著應收賬款和存貨的持續增長,其經營現金流連續出現“缺口”。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映日科技經營活動凈流量分別為-3002萬元、-6346萬元、-5346萬元。
??IPO前“易主”
??據招股書,實際控制人張兵直接持有映日科技31.32%的股權,擁有34.98%的表決權。另外,公司股東還包括TCL戰略投資、顯智鏈投資、景祥凱睿、金石基金、國元投資等私募股權基金。
??樂居財經《穿透IPO》發現,前公司實控人羅永春目前為映日科技第三大股東,在映日有限(映日科技前身)成立之時,羅永春是實際控制人,持有34.61%的股權,在IPO前經過兩次股權轉讓“淪為第三”,突擊易主的操作究竟為何?
??在證監會8月的問詢中,似乎能找到些線索。問詢中提到了公司實控人的問題,其中,羅永春作為映日科技創始人之一、曾為第一大股東且持股30%以上、目前為第三大股東,證監會質疑其是否存在規避共同實際控制人鎖定期的情況。同時,羅永春曾因稅務造假被判處刑罰,證監會針對羅永春所擔任的總經理助理是否屬于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是否影響其任職資格也提出了質疑。
??IPO前,羅永春作為廈門映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門映日”)的大股東和法定代表人,被廈門同安國稅局發現,2013年4月至 2015年10月期間,廈門映日取得供應商無貨交易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并用于納稅申報,造成其少交增值稅214.61萬元,構成讓他人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據此,2017 年 11月27日,主管稅務機關出具編號為廈同國稅罰〔2017〕98號《稅務行政處罰決定書》,對廈門映日作出罰款 107.3萬元的行政處罰。
??為了IPO順利闖關,將偷稅逃稅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映日科技在收到高額罰單后,公司高層開始“突擊易主”。
??2019年7月15日,映日有限召開董事會并決定羅永春、李煥義、 紅橋新能源、攜合投資分別將所持映日有限股權10%、21.18%、2.96%、0.74%轉讓給張兵,轉讓完成后,張兵共持有34.88%的股權,躍升為第一大股東。在此之前,張兵并不持有映日有限任何股權。
??2020年8月,羅永春又轉讓了8%的映日科技股份,受讓方分別為科錳投資 、晟澤管理、TCL戰略投資 ,兩次股權轉讓之后,羅永春成為了映日科技的第三大股東。
??而就在股權轉讓完成后,2021年7月14日,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人民法院就廈門映日的稅務違法事項做出判罰,羅永春作為映日科技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應當以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追究刑事責任;鑒于羅永春具有從輕處罰并適用緩刑的情形,法院判處其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六個月。
??關聯交易“泛濫”
??目前,映日科技主要向惠科集團、京東方、長信科技、彩虹科技、華星光電等公司銷售ITO靶材產品,2019-2021年,映日科技對前五大客戶銷售金額分別為7601.00萬元1.07億元和2.65億元,占其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7.48%、72.43%和84.19%,2022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戶銷售金額的營收占比接近90%??蛻艏卸戎鹉晟仙?。
??其中,映日科技與長信科技之間的密切聯系引人關注。
??長信科技系A股上市公司,通過其子公司天津美泰真空技術有限公司(“美泰真空”)間接持有映日科技6.52%股份。
??據悉,實控人張兵在2020年8月之前擔任美泰真空董事長。而美泰真空就是映日科技發起人之一,當時持股7.72%,目前持股6.76%,為映日科技第四大股東。張兵接手股權時所支付轉讓款合計6277.88萬元,其中3100萬元來源于長信科技董事長高前文。
??事實上,前五大客戶中,入股映日科技的企業不只一個。
??據了解,顯智鏈投資、TCL戰略投資同樣是2020年8月入股映日科技。天眼查顯示,京東方旗下子公司京東方創持有顯智鏈投資68.3%的股權,后者持有映日科技4.47%股權;而TCL華星光電、TCL實業、TCL新技術、TCL科技合計持有TCL戰略投資約98.2%股份,后者持有映日科技0.89%股權。
??顯然,長信科技、京東方、TCL華星光電是映日科技的間接股東,同時也是映日科技的前5大客戶,也就是說,雙方之間的交易將會被認定為關聯交易。
??從銷售收入來看,2020-2021年,映日科技對長信科技、京東方、華星光電三家公司的合計營收分別為4983.27萬元、13736.31萬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33.76%和43.6%,增長近10個百分點。
??映日科技的業績快速增長,離不開三大股東的助推。但在招股書中,映日科技只將長信科技列為關聯方,并沒有將京東方、華星光電認定為關聯方。
??經營性現金流與凈利潤背離
??據招股書,2019-2021年,映日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1.13億元、1.48億元和3.15億元,凈利潤1235.42萬元、2661.75萬元和8407.00萬元,營收、凈利潤在2021年有較快的增長。
??2019-2022年上半年,映日科技經營活動凈流量分別為383萬元、-3002萬元、-6346萬元、-5346萬元。
??可以看出,映日科技盈利逐期提升,尤其是2021年,同比增長216%,但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的“缺口”卻越來越大。
??映日科技在招股書中解釋稱,報告期內,公司凈利潤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存在較大差異,系受公司業務正處于上升擴張期的影響。
??細看招股書發現,兩者背離的主要原因在于應收賬款和存貨的逐期增加。
??2019-2022年上半年,映日科技應收賬款分別為 5769.02 萬元、7308.84 萬元、11419.09 萬元和 13838.06 萬元,占流動資產的比重分別為 41.75%、34.34%、24.00%和 23.53%;存貨分別為 4330.18 萬元、8205.09 萬元、20775.79 萬元 和 31714.94 萬元,占流動資產的比重分別為 31.34%、38.56%、43.66%和 53.93%。
??2020年期末,應收賬款余額同比增加1540萬元,存貨余額增加3875萬元,二者合計增加5415萬元,基本和當期經營活動凈虧空5664萬元持平;2021年期末,應收賬款余額同比增加4110萬元,存貨余額增加12571萬元,二者合計增加16681萬元,大于當期經營活動凈虧空2108萬元。
來源:樂居財經
作者:李禮
相關標簽:
預審IPO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