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富股份IPO:大比例代工,撐得住嗎?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證券之星 4.6w閱讀 2023-02-15 16:00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飲食越來越好,餐具自然日新月異,就連喝水用的水杯也不例外,當中的保溫杯尤其如此??紤]到人們對保溫以及耐用性能愈發苛刻的要求,保溫杯的主體材質也在不斷變化,不過不銹鋼無疑是許多品牌的“心頭好”,畢竟好的不銹鋼既耐用又耐酸堿,造出來的產品也有一定的便攜性,并非印象中那么笨重,而且不銹鋼銀灰色的本色也是能上臺面的,各家品牌自然會喜歡。

當然,包括保溫杯在內的不銹鋼餐飲制品大量上市,有生產這些用品的公司踩中了行業風口,趁熱上市自然也在意料之中,有意沖擊上交所主板的同富股份就是如此。

“旺丁不旺財”

按照同富股份申報稿的說法,由于保溫器皿市場整體需求規模持續增長,國際市場新增需求主要由中國進行貼牌方式進行供應,在中國現有企業持續擴大生產規模、增加與升級生產線基礎上,也新增不少新進入的生產廠家,因此中國保溫器皿行業的產能持續擴大。2017-2019年,隨著產能的持續性擴大、產能利用率的不斷提升、保溫器皿行業技術不斷迭代,中國保溫器皿產量呈持續增加的態勢。根據申報稿的數據,雖然2020年的疫情產生了一定影響,但中國保溫杯行業的整體產量自從2017年來仍是維持了增長態勢。

(圖源:同富股份申報稿)

不過正如本段題目所說的那樣,國內保溫杯行業大量擴產,毛利率卻完全沒跟上,反而從2017年開始連續四年下降,從22.1%降到21.1%,累計下跌了一個百分點。如此降幅從數字上來說可能不算什么,但考慮到國內保溫杯產量數以億計,影響面就大得多了。

合理推測,產量和毛利率出現背離的現象,有部分可能是“以價換量”——這也是代工廠的經典操作。

(圖源:同富股份申報稿)

全行業毛利率下降,同富股份當然也不例外,不過該公司的毛利下降卻不止主動這么簡單。根據申報稿,公司的主營業務毛利率自從2019年以來便一直維持在30%下方,而且是連續兩年下降,其中貢獻毛利最多的不銹鋼器皿尤其如此,毛利率從2019年的30.27%下降到2021年的25.11%,降幅超過5個百分點。

(圖源:同富股份申報稿,表中最新的數據靠左)

對于如此明顯的降幅,同富股份在申報稿當中主要歸因于匯率波動,不銹鋼卷料采購價格上升,以及銷售結構變化等因素,其中前兩點可以得到行情數據的支持,因為上期所不銹鋼主力合約單是2020~2021兩年間的累計漲幅就超過17%,同期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的跌幅接近9%。

說得明白一點,對于類似同富股份這樣接海外訂單的企業來說,原料采購成本上升,匯率上又要吃虧,就算自己不主動,利潤空間也會被壓縮。

(圖中黃線為美元兌人民幣匯率)

“正宗”的貼牌

正如前文所述,國際市場新增需求主要由中國進行貼牌方式進行供應,國內保溫杯廠商所承做的訂單不少正是來源于此,同富股份也不例外。根據申報稿,同富股份自從2019年以來的貼牌產品銷售收入占比從未低于85%,而且還在一直上升,2022上半年已經接近90%。

(圖源:同富股份申報稿,表中最新的數據靠左)

同富股份貼牌產品占比居高不下,就連外協產品采購金額占比也是如此,單是2019年的外協產品采購占比就已超過半數,2022上半年更是達到77%。如果上述數據屬實,意味著同富股份可能將手中的大量生產訂單外包到了其他廠家,而公司所需要做的只是“貼牌”交貨而已,可以說是名副其實了。

如此模式,和八馬茶業的情況似乎如出一轍——只不過八馬茶業是貼自己的品牌,而同富股份未必如此。

(圖源:同富股份申報稿,表中最新的數據靠左)

當然,外協產品比例如此之高,同富股份自己似乎也“看不下去了”,準備自行募資擴產。

根據申報稿,如果成功IPO,同富股份此次擬募集資金或將超過10億元,其中4.5億元將用于“新增年產3000萬只不銹鋼保溫杯智能制造項目”??紤]到公司設立在浙江,根據申報稿引用的數據,公司所在的華東地區2021年保溫杯產量超過5.2億只,如果上述項目能夠達產,單是這一項就能讓公司搶下可觀的市場份額。

但問題是,考慮到公司大部分產品屬于貼牌,倘若現況持續的話,上述項目就算達產,大概率也是“為他人作嫁衣裳”,能貢獻的利潤恐怕非常有限。

(圖源:同富股份申報稿)

增收不增利?

事實上,如果對同富股份申報稿中的財務數據整理后可以發現,除了前文當中提到的那些問題,公司的債務狀況同樣值得一提。

根據公司的資產負債表,自從2019年以來,同富股份的貨幣資金就一直低于流動負債,差額維持在2億元左右,其中流動負債大部分是應付賬款。值得關注的是,公司同期的應收賬款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同樣不低,個別年份甚至與貨幣資金大致相當。

考慮到同富股份生產保溫杯多以代工為主,國內生產保溫杯的廠家眾多,行業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增收不增利”并不令人意外,高比例的應收應付賬款也屬于正?,F象。但如果外部代工訂單減少的話,對同富股份的沖擊就不只是利潤增減這么簡單了。

(根據申報稿數據整理,單位億人民幣)

總結起來,同富股份從事代工是公司的自身決定,本來無關對錯,但大比例代工的情況下還要沖擊上市,這就是另一碼事了,因為這和“果鏈”概念股的模式非常相似,公司的大量收入依賴于外部客戶訂單能否持續,一旦遇到砍單,難免影響公司的經營。從這一點來說,如果公司上會,難免會被監管層多問一句。

倘若同富股份最終獲得放行,投資者在參與可能的打新之前,以上因素需要考慮在內。

來源:證券之星

作者:證券之星

相關標簽:

銀行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

網友評論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