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 許淑敏 曾樹佳
??華夏幸福官網上,關于孟驚的動態,停留在2020年8月。
??那時候,華夏幸福尚未陷入流動性困局,作為聯席總裁的孟驚,帶著一行人到湖北武漢,洽談投資項目,神情頗為輕松。
??兩年多的時間過去,華夏幸福已非昔日的“產城之王”,而孟驚則在湖北故地,遇到了麻煩。華夏幸福于近日,接到湖北咸寧市崇陽縣監察委員會通知,孟驚因涉嫌違法犯罪,被實施留置。
??開年至今,地產界一聲聲驚雷,接踵而至。先是恒大的柯鵬因舊改相關問題,被帶走調查;后來萬達舊臣、新城聯席總裁曲德君,突然失聯,傳言也正配合調查。在此幾天后,孟驚事發突然,波瀾不止。
??若將時間線拉長,業內“被調查”事件更是數不勝數。尤其是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以來,監管層拉緊了紅線,許多上市公司高管的違規操作無處藏匿;房企也在資金鏈緊繃的同時,加大了反腐力度。
??種種原因,加大了行業“被調查”事件的觸發頻率。
??生意場猶如江湖,圍繞著某條利益鏈,各方主體不斷交織著愛恨情仇、隱秘交易。水面之下,暗涌仍沒有停歇。
??
??無聲處聽驚雷
??春節前兩周,孟驚已被帶走問話。
??此時華夏幸福內部已有調整,原產發集團董事長趙威接替聯席總裁孟驚的職務,負責產城相關業務。
??孟驚大概也沒料到,為華夏幸福的債務重組事項忙活了兩年多,終于要有點眉目,自己卻因涉嫌違法犯罪被實施留置。至于被查原因,或與其擔任河北華夏幸福足球俱樂部董事長時,涉及前國足主教練李鐵案有關。
??孟驚在非地產領域失足,確實令人有些不解。
??2000年,辭去中學數學老師的工作以后,孟驚便跟隨老鄉王文學進入華夏幸福,一路打拼二十多年,坐到了華夏幸??偛玫奈恢?。在華夏幸福產業新城的探索路上,孟驚是最為關鍵的人物。
??轉折點在于2019年,吳向東加入華夏幸福擔任總裁,并領導南方總部,被王文學賦予較大的自主權,寄予厚望。而孟驚被分權,就任聯席總裁,除了產業新城及其他地產相關業務以外,還分管足球俱樂部。
??原本在吳向東離開之后,孟驚可以穩坐華夏幸?!岸咽帧钡奈恢?,靜待退休。但眼下被留置之后,只能靜待結果。
??地產行業上下游產業鏈眾多,能夠操作資金的空間更多。
??開年以來,同樣被帶走調查的,還有恒大集團原執行總裁柯鵬、新城控股聯席總裁曲德君等人,他們涉及的平臺,分別為恒大舊改、萬達金融。
??早前的2021年3月,恒大物業被曝出134億存款“消失”的問題,柯鵬便是此案涉案人員之一。此后,柯鵬辭任恒大集團執行總裁一職,淡出公眾視野,直到近日傳出消息,他已被帶走調查。
??現年44歲的柯鵬,于2008年加入恒大,歷任恒大集團總裁助理、恒大文化集團董事長、恒大集團吉林公司董事長、恒大集團黑龍江公司董事長等多個職位。
??任恒大集團深圳公司董事長之際,柯鵬突然對外宣布,恒大深圳項目2016年總貨值,從一年前的2500億飆升至6000億元,主要是通過舊改實現。
??后續柯鵬升任恒大集團珠三角公司董事長,繼續深入舊改領域。做出一些成績之后,柯鵬連續升任,成為恒大集團執行總裁。
??舊改“水深”,其中涉及村民、政府、企業等各方,再加上流程繁冗復雜,是最容易出現貪腐、賄賂等行為的地方之一。
??金融領域同樣復雜,財務關系、信貸等操作空間較大,稍不小心,便容易出事。這次曲德君失聯或因已被帶走調查,有猜測稱是關于任職萬達金融時期的事項。
??另一邊,銀行機構亦不能幸免。2月6日,浙商銀行稱原董事長沈仁康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在接受浙江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而該銀行與地產行業關系甚密,曾被猜測為“萬寶之爭”資金提供方,自身也涉及地產業務,2022年浙商銀行還以30.3億元收購上海綠地創驛大廈A塔樓。
??根據浙商銀行2022年半年報,前十大貸款客戶中,地產行業客戶占據4席,列于首位。
??另一個喜歡與地產商打交道的人是茅臺原董事長高衛東。擔任茅臺集團董事長的17個月期間,高衛東頻繁接見王健林、魯君四、張玉良等地產老板,商討合作。
??茅臺喜歡“囤地”,高衛東進入茅臺以后,也是抓緊推動基建,曾提到打造茅臺科技大樓、茅臺歷史文化街區、習酒公司李子春包裝物流園區、茅臺廣場、雙龍智慧物流園等多個項目。
??但后續,高衛東于2022年5月被查,2022年12月被“雙開”,當前處于公訴階段。
??被調查“暗涌”
??被帶走調查,從來都只是一個隱晦的說法,背后大多涉及的是貪腐、操縱股價等違法事件。
??自2020年地產行業進入調控期以來,政策收緊,局勢波動,對于資金的渴求更甚。不僅房企內部各級高管、員工頻繁出現貪污受賄事件,連地產老板身上也開始出現違法事件。
??前幾年,房企變動較大,股市動蕩,不少地產老板更多是趁機操縱證券市場以謀利,最終被帶走調查。
??其中不乏格力地產董事長魯君四、藍鼎國際主席仰智慧、三盛宏業董事長陳建銘、福成股份實控人李福成、宋都股份董事長俞建午等,一眾老板“以身犯險”,終歸逃不過“天網恢恢”。
??2021年年初,宋都股份發布公告稱,俞建午因涉嫌內幕交易股票,遭證監會立案調查。
??俞建午一直是低調內斂的風格,他在公開場合鮮少露面,也未曾公開披露相關的股票投資經歷,但他手上除了持有地產資產外,還涉及航空、白酒等諸多領域。
??此前,宋都集團曾入駐致中和,隨后公開聲明表示,將用3-4年時間將致中和打造成為上市平臺。俞建午涉嫌內幕交易,就被質疑與他旗下的酒業公司有關,是“莊家故意做空逼致中和酒業注入上市公司”。
??2021年12月,俞建午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證監會決定沒收他違法所得的3679萬元,并處以1.1億元罰款。至此,那樁并未公布具體案情的內幕交易,才告一段落。
??而魯君四被調查則是一年半以后,于2022年6月,他因涉嫌泄露內幕信息,被上饒市公安局采取刑事強制措施,而其影響到的是格力地產與珠海免稅集團重組進度。
??去年底,A股再融資開閘之后,該項重組才得以重啟。
??前幾年地產高管被帶走調查,牽涉并不廣,但這幾年,地產高管各種問題更多是被翻查出來,涉及多年前任職期間的各種方面。
??尤其是行業高速發展那幾年,貪腐犯罪最多。曾有業內稱,“某些崗位的人動動心思,輕輕松松便可撬動一座金庫,這使得地產圈貪腐案頻發成為一種常態?!?/p>
??去年,國央企刮來一陣“寒氣”,被糾查的領導不在少數,其中包括華潤置地原董事局主席唐勇,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團副總經理劉暉,建發房地產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莊躍凱,廈門建發城服發展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施震,以及京城置地有限公司前董事長姜建等。
??他們都是因為因涉嫌違紀違法,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據說,唐勇之所以被國家監委指定管轄,背后或許與他在四川“發家”密不可分。
??2001年,唐勇被委以重任調至華潤置地成都,擔任總經理一職。與此同時,他也扛起了在地方上開疆拓土的大旗。此后,他在成都打造出了多個地產標桿項目。
??正是這次的施展拳腳,讓成都成為了他的福地,也成為他“仕途”上的跳板??上?,這大概也是失足之地。
??此外,建發兩位老總“落馬”則與專項巡查相關。當時,廈門市委專項巡察組進駐建發集團,對其進行為期1個月左右的專項巡察,巡察任務包括著力查找國有資產管理使用中,存在的責任、作風和腐敗問題等。
??除了對國有房企的審計和整頓力度會逐步加大之外,其實民營房企的反腐也一直在路上。
??2021年以來,包括萬科、旭輝、碧桂園、中南置地、首創、東原、中駿、卓越、泰禾等在內的多家房企開啟自查自糾模式,掀起一輪又一輪反腐風暴。
??內外整頓
??地產行業屬于資金密集型、人際關系密集型行業,很多業務領域的員工都直接與錢打交道,這也就加劇了自上而下各級管理人員,利用職務之便以權謀私的可能性。
??生意場猶如江湖,圍繞著某條利益鏈,各方主體不斷交織著愛恨情仇、隱秘交易。但監管機構的眼光如炬,一切都變得公開透明化,這便促成了近年來一系列違規操作無法藏匿,屢屢事發。
??一直以來,地產人被調查或協助調查,都是家常便飯的事情。在深圳,甚至有人調侃稱,“沒有被協助調查過的老板,可能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p>
??調控基調下,監管機構從嚴調查;薄利時代里,房企內部也降低了容忍度。
??此前幾年,行業處于快速發展期,也正是用人之際,房企內部貪腐問題,多數房企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往往會選擇悄無聲息地“內部解決”,不把事情放大。
??如今,房地產行業利潤直線下降,業績增長大不如從前,企業“暴雷”時有發生,房企“內卷”的同時,也將矛頭指向了內部。甚至有房企老板在內部管理例會上直接開口提到,“收錢的高管要省著點”;還有top20房企老板喊話,“追回來的都是利潤”。
??從目前公開披露出來的房企反腐案件,動輒幾百上千萬,甚至不乏上億元。一家房企如果存在10例案子,將損失至少1億。在行業不景氣的背景下,這種情況對于企業利潤攤薄的影響還是非常大。
??基于此,地產老板們大力進行內部整頓。
??比如王健林,就對萬達的審計部經常直接下達指令,無論是查一個人,還是查一個部門,只要一經查實,直接將涉貪人員全部移交司法。
??這與王健林軍人出身密不可分,一直信奉從嚴治理之道的他,反腐鐵腕聲名在外。2019年8月底,萬達開除4名管理人員并移交司法;2020年底,萬達十年老臣朱戰備因涉嫌貪腐,被上海警方帶走調查。
??王健林曾表示,“我個人在集團不分管具體業務,唯一管的部門就是審計部,審計部就相當于萬達集團的紀委!”
??與王健林持有相同觀念的地產人,并不少見。這也許是地產圈調查事件增多的助推因素之一。
??無論被叫去“調查”的人,最終是否有罪責,多少都會牽連旗下的公司。其中,首當其沖的便是上市平臺的股價,投資者聞風而動,股價大跌甚至“腰斬”的情況常有發生。但這些,房企都已習以為常了。
來源:樂居財經
作者:許淑敏 曾樹佳
相關標簽:
進深News重要提示: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方式:400-606-6969或ljcj@le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