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 徐酒眠 鄧鑫妮
??“我們一定能完成保交樓任務,一定能償還各種債務、化解風險,一定能開啟涅槃重生的新篇章?!?/p>
??這是2023年元旦,許家印給公司全體員工寫的家書中的一段。這三個“一定”,看起來不只是在激勵恒大同事,也是要向外部人士展示決心——他們中,有太多人都在等恒大交樓,在等恒大還債了。
??恒大也在等恒大還債。
??此前,中國恒大(3333.HK)“設局”違規挪用了恒大物業(6666.HK)134億元存款,并導致被銀行強制執行。這樁案件自去年3月正式被擺上臺面,相關獨立調查也開展了近1年。
??2月15日晚間,恒大物業與中國恒大,終于公告了主要調查結果。
??事實上,去年7月22日,已經有過一份對此事的初步調查結果披露。彼時,對恒大物業這134億存款最終是流向中國恒大,其實已有定論。同時,如何以存單質押擔保、什么時候提供出去、什么時候被銀行強制執行……大部分的謎底,都揭曉了。
??彼時,中國恒大與恒大物業對這樁案件的“主謀”——兩家上市公司的6位高管,開出了“處決單”,夏海鈞等6人被要求辭職。
??而此次公布的主要調查結果,則更詳盡地補充了“幫兇”和“幫兇們”的合謀過程。與此同時,進一步揭示了兩家上市公司手續審批、恒大物業內部控制存在的諸多問題。
??對于補償事宜,目前還是僅在紙上“畫餅”,只有一個不到二十個字的方案——主要透過恒大集團轉讓資產抵銷相關款項。
??103位“幫兇”
??根據最新調查結果,參與執行恒大物業134億存單質押的共有5方力量、涉及103個“幫兇”。
??它們分別是恒大物業旗下6家附屬公司(金碧物業、金碧恒盈、金碧華府、恒大恒康、金碧世家和金碧恒康)、8家商業銀行、36家第三方公司、46家通道公司、中國恒大旗下5家附屬公司(廣州鑫源、貴陽置業、貴州廣聚源、恒大地產、深圳恒大材料),以及中國恒大的2家合營公司(蘭州天盛、肇慶恒晉)。
??而其中,涉及的8家商業銀行,36家第三方公司,以及46家通道公司,它們是誰仍是一個謎。
??具體來看,恒大物業上市,或許就已經為這樁案件埋下了伏筆。
??以47天過會的速度,恒大物業在2020年12月2日正式敲鐘上市。幾乎是同一時間,2020年12月中至下旬,基于自身的資金需求,恒大集團提出開展一個專項融資業務。即,利用恒大集團附屬公司對外做質押,為第三方向銀行申請融資提供擔保,第三方融資所獲取資金通過借款及╱或投資形式投入到恒大集團。
??中國恒大持有恒大物業60%股權,后者作為前者的附屬公司,順理成章的就“入局”了這項融資計劃。
??在2020年12月28日至2021年8月2日期間,恒大物業6家附屬公司通過8家商業銀行,為36家第三方公司(作為被擔保方)融資提供質押,相關資金通過部分被擔保方及46家渠道公司,劃轉進了恒大集團。
??恒大物業134億存款被劃分為三組,分別是20億元、27億元和87億元。其中兩筆,進行了兩輪擔保。2021年9月-12月,伴隨著第三方公司的違約,恒大物業三筆定期存款相繼被銀行劃走了。
??從時間線來看,恒大集團開展的這個專項融資業務,似乎就是為挪用恒大物業資金而準備。因此,有分析表示,“恒大物業上市,某種程度上就是為了‘反哺’中國恒大”。
??內控缺陷
??“相關內部審批流程由恒大集團而非本集團(恒大物業)最終決定?!?/p>
??一句話道出了恒大物業的無奈,調查公告中,恒大物業直言質押事件反映出集團內控制度存在缺陷,被恒大提線的物業“木偶”甚至沒有見到審批文件,錢就被劃走了。
??不僅是質押審批,其他的一系列內部問題都被抖落出來。涉及質押事件的恒大物業附屬公司未設立獨立的印章和檔案管理制度,其公司級印章均由恒大集團實際控制,以及涉事公司依賴恒大集團對重大合同的審核,且缺少必要的獨立的風險評估程序或制度。
??一樁樁事情,都在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含糊狀態下蒙混過去,內部監控“形同虛設”。
??值得一提的是,恒大物業的高管并非蒙在鼓里。涉事的3位高管,在初步調查結果出來后被要求辭職,包括恒大物業的原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甄立濤,以及趙長龍、安麗紅兩名執行董事。
??而恒大系的人事地震遠不止于此,恒大自己的三位高管也被推出來“擋槍”。
??時任中國恒大行政總裁夏海鈞、首席財務官潘大榮,以及子公司恒大集團執行總裁柯鵬也在同一時間被辭退。值得一提的是,在最新調查結果中,獨立委員會明確表示不建議恢復他們三人原職位。
??恒大物業并非個例,類似的資金挪動在鑫苑服務和奧園健康身上也已經上演。而在相關的調查公告中,內部監控問題常常被提起。
??獨立調查委員會曾向奧園健康提出了三點建議,其中一點是盡快解決內部監控缺失的問題,而鑫苑服務最新的復牌指引也顯示需要證明公司已有適當的內部監控。
??還款“畫餅”
??事情峰回路轉,最終回到了“錢”字上面,恒大最好的補救措施,就是將劃走的134億元還回來。
??恒大物業表示,正與中國恒大商討償還方案,方案主要透過恒大集團轉讓資產來抵銷相關款項。
??但以恒大目前的情況,多方債務逼近,還有債權人提出清盤呈請向其施壓,恒大物業何時能夠將開款項追回,還需畫上一個問號。
??不過質押事件并不意味著恒大和恒大物業業務關系的斷裂,恒大物業仍能通過前者來獲得項目資源。
??去年末,許家印現身保交樓會議,他表示:“今年(2022年)1至11月,恒大集團實現交樓25.6萬套,2022年全年要力爭完成30萬套的交樓,12月份必須保質保量完成交樓4.4萬套?!?/p>
??另一邊,恒大物業已經與中國恒大續訂2023年持續關聯交易協議,服務期限至2025年12月31日止為期三年。其中包括車位租賃總協議,三年總計年度上限約為14.6億元;物業管理及相關服務總協議,總計上限約14.2億元。
??簽訂新的關聯交易協議,也讓恒大物業對業績增量有一定把握。據2021年中報,恒大物業有69.3%的在管面積來自關聯方。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0月31日,恒大物業在管面積約4.92億平方米,管理項目2655個,同期總簽約面積約8.2億平方米,簽約項目總數3093個。
來源:樂居財經
作者:徐酒眠 鄧鑫妮
相關標簽:
物業K線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