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居新媒體沈陽 據遼寧省自然資源廳網站2月22日公告,為深化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近日,省自然資源廳會同發改、工業信息化等15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行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的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針對市、縣政府對省級以上(含省級)開發區(園區)范圍內新供應的工業用地,按標準出讓,用地企業按約定履約的行為進行規范,通過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事先定標準、政府優服務、企業重承諾、過程強監管、失信有懲戒”的“標準地”出讓制度體系,促進工業項目盡快落地達產,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主要包括六項重點任務:
??一是開展“標準地”區域評估,按“7+N”模式開展,“7”即環境影響、重要礦產壓覆、地質災害危險性、氣候可行性、文物勘探、地震安全性、水資源論證7項,“N”即可根據實際情況將節能評價、社會穩定風險等統一評估。
??二是構建“標準地”控制指標體系,控制指標是指按“5+X”模式確定,并實行動態調整,其中“5”即容積率、固定資產投資強度、畝均稅收、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排放標準5個控制指標,“X”即可根據功能區劃、產業準入和相關區域評估要求確定節約集約用地評價、安全生產、土壤污染防治等指標。
??三是豐富“標準地”配置方式,控制指標應納入“標準地”地塊出讓方案中,“標準地”出讓嚴格執行“凈地”出讓規定,主要采取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方式進行配置,并結合工業項目具體情況健全長期租賃、先租后讓等配置方式。
??四是明確“標準地”出讓履約要求,市、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將產業準入要求與土地用途、規劃條件、節約集約要求等一并納入出讓公告。土地用途、規劃條件、節約集約要求等應載入土地出讓合同。產業準入要求等應納入監管協議,由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進行監管。各地可根據平等、自愿、誠實信用原則探索履約監管模式,明確用地標準、控制指標、竣工驗收、達產復核以及違約責任等內容并及時向社會公開。
??五是優化“標準地”項目審批服務,項目審批是指為實現“拿地即開工”,土地供應和項目審查可并行推進,結合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按照“能并則并、應并盡并”的原則實施審批并聯辦理。用地企業簽訂土地出讓合同后,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和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按規定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和施工許可等證書。
??六是嚴格“標準地”全過程監管。探索建立“標準地”項目全過程實施分級分類監管,將用地企業落實承諾行為信息以及對其行政管理信息記入信用檔案,并推送到全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立省“標準地”出讓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細化工作措施,上下聯動,確?!皹藴实亍背鲎屓〉脤嵭?。
來源:樂居新媒體
重要提示: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方式:400-606-6969或ljcj@le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