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 許淑敏 曾樹佳
??半個月前,楊國強出席了碧桂園2023年度工作會議。
??會上,他鼓舞員工說:“兩個月前我們還在黑暗的隧道里穿行,兩個月后的今天,我們看到了隧道口的一些曙光?!?/p>
??或許是因為這份自信,他才決定在目前的節點上,將女兒楊惠妍推到臺前。把碧桂園董事會主席的位置,交給楊惠妍之后,他只以特別顧問的形式,繼續參與公司運營。
??不過,直到官宣退休的當天,楊國強還在工作。他似乎想為女兒的接班,鋪排好一切。
??在此前幾天,他進行了一次意味深長的高管調整。其中,去年已接任執董的程光煜,被賦予了更重要的角色,兼任運營中心總經理等職。
??地產圈又多了一名女掌舵者。碧桂園這場“交班”,整整延續了18年。如今正式接下接力棒之后,楊惠妍更加游刃有余。
??與福晟的潘浩然、新城的王曉松、藍光的楊武正接班時的驚心動魄相比,楊惠妍的上位,顯得較為按部就班。
??行業的底層邏輯在改變,曾經大開大合的地產一代,也逐漸退居幕后。在楊國強之前,龍湖的吳亞軍、當代置業的張雷等,都把廣闊的舞臺,讓給了接任者。
??不過,仍有不少堅守者,依舊在耕耘。融創的孫宏斌、建業的胡葆森、萬達的王健林等,他們還想操持打下來的江山,繼續完成一些未實現的目標。
??據樂居財經不完全統計,至今仍有22位年齡在60歲以上的地產大佬,在地產領域奮戰。
??退休的大佬們
??“坦白講,我是個不按常規出牌的人,像個瘋子?!睏顕鴱娫鴮λ巳绱诵稳葸^自己。很難想象,這樣一個對工作偏執,曾經一股勁帶領企業往前沖的人,退休生活會是怎樣。
??他大概還是會不習慣。從農民身份一路打拼至商界大佬,從一貧如洗轉變為坐擁上千億資產,更是把碧桂園推向行業第一的位置,其中全是楊國強努力奮斗的痕跡。
??或許他回溯過往,會發現1992年將順德碧桂園項目打造成功的喜悅仍在,2007年把碧桂園推入資本市場的過程仍歷歷在目,而2015年提出碧桂園“下沉三四線城市”的路線仍清晰如昨。
??前些年,曾有業內如此評價,楊國強絕對是碧桂園成功的關鍵,不管是碧桂園的戰略定位還是發展方向,源于楊國強的前瞻眼光和堅持。
??當時的戰略確實助推碧桂園更上一層樓,時移世易,“高周轉”、“追高規?!钡牡禺a邏輯已經改變,如今“追高質量”才是主流。
??碧桂園也適時轉變,而人事的變動,或許只是第一步。
??去年底,碧桂園執行董事楊志成、宋軍退出了董事會,程光煜、伍碧君接任執董。至此,上世紀90年代跟隨楊國強創業打拼的元老級人物基本落幕。而楊國強的退隱,亦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碧桂園2023年度工作會議上,管理層提出要精細管理,走質量發展之路,打好一場“翻身仗”。關于這場“翻身仗”怎么打,留給了二代楊惠妍思考。
??楊國強選擇的退休時機恰好。碧桂園剛打贏了關乎企業生存的“鐵原保衛戰”,解決了生存問題,又正值發展轉變的重要關頭,此時賦予二代更多空間,也許能碰撞出新的火花。
??正如龍湖創始人吳亞軍宣布退休的時機,已經是“沒什么可擔心”的狀態。龍湖連續6年保持綠檔,低融資成本堪比央企,成為民營房企里的一棵常青樹。吳亞軍說,公司還會安排提前償還一些債務,“安全得很”。
??她的退休絕非心血來潮,而是醞釀了三年。一方面,身體狀況不佳,是加速吳亞軍退休的助推劑;另一方面,龍湖也到了吳亞軍可以“放手”的年紀。
??而交接予80后“仕官生”陳序平,也是吳亞軍計劃之中。
??不過,伴隨著地產下行,多數房企陷入“流動性困局”,有些地產老板的隱退,更像是不得已而為之,并非出于接班時機考量。
??尤其是房企處于脆弱的資金鏈上,如履薄冰,為了隔離風險,常常出現引人關注的“交權”場景。其中,既有藍光發展創始人楊鏗的二代繼位,又有禹洲集團創始人林龍安的夫妻接力,還有當代置業張雷讓位予職業經理人張鵬,均為非典型傳位。
??當然還有些地產大佬的退休,更像是金盆洗手。
??SOHO中國創始人潘石屹隱退本身就帶有話題性。去年9月,潘石屹宣布與妻子潘張欣,辭去SOHO中國董事會主席、CEO等職務。退位消息一出,SOHO中國股價竟然快速拉升,甚至一度漲逾17%。
??有業內評價稱,創始人退出可以降低關注度,利于改善SOHO中國的經營環境。
??堅守的一代
??近期,河南洛陽部分文旅項目,頻繁出現一副類似的場景:
??眾人圍成半圓,前面有個人一手持麥,一手指向前方,賣力地介紹著項目。王健林則身著深色衣服,站在中間,眼睛注視著,若有所思。
??69歲的王健林最近很忙,他陸續現身洛陽白馬寺、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洛邑古城等地。2月21日,萬達還與河南簽訂合作框架協議,計劃在鄭州、洛陽,落地項目。
??雖然旗下的萬達商管還未重返港股市場,但自獲得珠海國資的助力后,王健林布局動作加速,在此之前,他已接盤建業旗下商業項目10年運營權,在北京、長春也有新簽約項目。
??行業的底層邏輯在改變,曾經大開大合的地產一代,也逐漸退居幕后,讓出了廣闊的舞臺。不過,仍有不少堅守者,依舊在耕耘地產。
??不久前,孫宏斌曾罕見在公開場合露面。畫面中,他的頭發有些花白,談話間臉上微微的笑意,撐起了他清晰可見的法令紋。
??最近一年多來,孫宏斌四處奔走,不僅尋求債務展期、處置資產、引入AMC激活項目,還自掏腰包輸血融創。盡管殫精竭慮,但今年年滿60的他,絲毫沒有望而止步的意思,而是不斷顯露出讓融創脫困的決心。
??而68歲的胡葆森,也仍在馬不停蹄地為建業的未來而奔走。引入河南鐵投“染紅”、出售電影小鎮和戲劇幻城部分股權后,建業集團的發展,明顯增厚了“安全墊”。
??去年年初,他曾連發三封遣將令,提拔楊明耀、史書山、馬曉騰等任職多年的健將,分別擔任建業地產、建業新生活、中原建業的新任CEO。但在主導人事換防之余,他目前仍然沒有隱退的跡象。
??多年以前,胡葆森曾說過,自己會在2015年,即60歲的時候正式退休,“到時候開通微博、微信,好好享受晚年生活”,但他終究還是“食言”了。他的老友王石、馮侖等早已泛舟絕跡,他卻仍在躬身作戰。
??老胡“守信用、走正道、肯吃虧”,他與建業是河南商界的一面旗幟,由他親自坐鎮,調控環境下的企業運轉,才能穩妥許多。
??就算是已交班給兒子許世壇的許榮茂,也并未完全淡出地產江湖。
??73歲的他,仍是世茂集團主席,在世茂遭遇流動性問題之際,還傳出他先以15億港元,放售中環中心兩層辦公室樓面,后又出售香港壽臣山道西15號項目40%股權的消息,似乎在為企業分憂。
??對于一些地產老板來說,一手打下的江山、半生創下的事業,是不可能輕易放下的。
??不只是民企,在一些混合所有制房企中,比如綠地的張玉良、金地的凌克、遠洋的李明等,也仍在不斷為旗下企業校準航向,度過周期。
??接班眾生相
??“副主席是楊主席的二女兒。父輩人親切得叫她豆豆,也有人叫她二小姐?!眳墙ū笤凇段以诒坦饒@的1000天》一書中提及楊惠妍。
??當時作為碧桂園首席財務官的吳建斌,對楊惠妍評價極高:“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語”“性格開朗”“眼界開闊”,并稱“像她父親一樣有遠大抱負”。
??楊惠妍很早就被當成接班人培養,只是為人低調又神秘,外界難以了解太多。她從小接受精英教育,具備海歸背景,早早進入家族企業磨煉并接班。
??25歲時,楊惠妍已經成為碧桂園執行董事,成為碧桂園集團最大股東,擁有集團公司70%的股權,一舉成為中國內地女首富。
??2007年,楊國強曾在上市招股書中把家族傳承的計劃寫在上面:“將股權轉讓給女兒楊惠妍,是希望訓練她成為碧桂園繼承人”。
??培養多年,楊惠妍從碧桂園董事職位到出任董事會副主席,再到調任碧桂園聯席主席,一步一步往上走。她沒有辜負所托,能力突出,比如碧桂園教育板塊啟動上市、分拆物業管理上市、組建投資公司等多項突破,均由楊惠妍主持。
??這場“接班”整整延續了十八年。如今正式接過董事會主席的位置,楊惠妍顯得更加游刃有余。
??像楊惠妍這樣的地產二代,不同于父輩在房地產行業剛起步時,在艱難困苦下摸爬滾打,而是從小就開始接受精英教育,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他們的接班只是早晚的問題。
??像是中南建設二代陳昱含,也是在25歲時成為中南建設的公司董事,而后過了8年,才躍升為公司副總經理。
??祥生二代陳弘倪亦在家族企業磨練近十年才走至臺前,于房地產、物業、酒店等各個板塊積累經驗。而寶龍二代許華芳自1999年大學畢業就進入集團,幾乎參與了寶龍旗下所有的產業的運轉工作,但直到2018年寶龍商業總經理,接班才算是提上日程。
??楊惠妍、陳昱含、陳弘倪、許華芳等地產二代,均是計劃之中的接任,自身能力也足夠成熟。
??相比之下,于危機中“被迫”接班的地產二代顯得較為局促。但也不少見,比如在公司高層動蕩時上任的合生創展二代朱桔榕、連夜上任的新城控股二代王曉松、在世茂面臨輿論危機時上任的二代許世壇、臨危受命的藍光發展二代楊武正等。
??2021年,年僅26歲的楊武正,在藍光發展陷入重重危機之下,接下其父楊鏗的帥印,登上董事長之位,扛起父輩的債務。他從藍光發展董事,到公司董事長、總裁,僅僅只經過一年的時間。
??楊鏗讓兒子接班,背后是為了與上市公司做切割。楊鏗以自己的信用去融資的時候,才不會牽連到上市公司。
??地產老板并不會輕易把“江山”放下,所做的一切決定都是為了讓公司能夠正常運轉。只有看到公司運轉成熟、繼任者值得信任,才會放心交出權杖。
??因此,他們不局限于家族傳承這一條路,成熟的職業經理人有時是更好的選擇。
??吳亞軍就十分信任接班人陳序平,她對媒體坦言,未來不會干預公司事務,要交就交個徹底。陳序平從龍湖的一線做起,經過了商業、冠寓、養老等業務的歷練,早已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地產全能型選手。
??當代置業的老板張雷和繼任者張鵬,并沒有血緣關系,但據稱雙方的關系勝似親屬。張鵬早于2001年便加入當代置業,在不同崗位歷練。張雷退任董事會主席一職之際,當代置業正走向債務重組之路。
??其選擇張鵬接任,除了隔離風險的考量以外,是為了賦予張鵬更大的權力,以推進解決企業危機。
??地產大佬選擇接班者,總是各有各的考量。
來源:樂居財經
作者:許淑敏 曾樹佳
相關標簽:
進深News重要提示: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方式:400-606-6969或ljcj@leju.com。
公司由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間接全資控股。
公司由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間接全資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