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云鵬代言的鍋圈要上市,兩年虧了5個億

原創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樂居財經 李禮 16.1w閱讀 2023-04-18 12:01

??文/樂居財經 李禮

??想吃火鍋,又不想出門怎么辦?

??在家里,悠閑地坐在沙發上,用手機點開鍋圈食匯APP,一鍵下單?;疱伿巢?、即烹套餐、生鮮食品等一應俱全、一步到位。

??快節奏的都市生活逐漸改變了人們的飲食方式,人們更傾向于高效、豐富、美味的就餐方式。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在家吃飯”這種餐飲服務新業態逐漸壯大。需求推動下,不少企業看到了商機,方便食品或預制菜賽道如火如荼。

??鍋圈食匯(鍋圈食品旗下品牌)更是提出了“在家吃飯,就找鍋圈”的口號,提供各種“在家吃飯的餐食解決方案”,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向用戶提供各種營養豐富、即烹即食的美味食品,幫助人們解決在家做飯的難題。

??瘋狂“圈地”擴張下,如今,岳云鵬代言的這家鍋圈食匯的簽約門店數量累計近萬家,2022年積累了超過1億份訂單。鍋圈食品目前的版圖已遍布全國25個省及4個直轄市。 

??弗若斯特沙利文在報告中指出,根據在家吃飯餐食解決方案的零售額來計算,2022年鍋圈食匯在國內的銷售商中排名第一,它同時還是最大的在家火鍋和燒烤食品類供應商。

??這似乎給了鍋圈食品上市的底氣。近日,家庭餐飲解決方案品牌鍋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鍋圈食品”)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沖擊港股“預制菜”第一股。華泰國際和中金公司為聯席保薦人。

??最近幾年,鍋圈食品的營收業績一直是呈逐年上升之勢,但直到去年才首次扭虧為盈。

??瘋狂“圈地”擴張的同時,也埋下了一定的隱憂。加盟門店的數量越來越多,管理難度隨之增大;業務單一行業壁壘不高;重營銷、輕研發;高度依賴加盟店帶來的食品安全風險等,鍋圈食品的盈利能力持久性面臨不小的考驗。

??一、茅臺、物美等明星股東加盟,實控人創業導師五度入股

??2007年1月,鍋圈食品的第一家零售店正式在河南省鄭州市亮相開業。憑借加盟模式,鍋圈食品在全國“瘋狂”擴地。僅兩年時間,零售店已擴展超500家。

??鍋圈APP于2020年6月上線。

??轉眼到2022年12月,鍋圈食品的簽約門店數量累計突破萬家。鍋圈食品目前的版圖已遍布全國25個省及4個直轄市。 

??在此次赴港IPO之前,鍋圈食品獲得不少明星投資機構的青睞。

??據統計,鍋圈食匯(鍋圈食品旗下品牌)共計獲得過7輪融資。在參與公司多輪融資的投資方中,包括了IDG、三全食品(002216.SZ)、茅臺基金、天圖基金、物美科技以及招銀深圳等企業和機構。

??2019年8月,鍋圈食品拿下不惑創投4500萬元的投資。兩個月后,鍋圈食品又獲得5000萬元的A+輪融資,包括二次投資的不惑創投和三全食品。

??2020年2月,嘉御基金、IDG資本、不惑創投對鍋圈食品進行了價值5000萬美元的投資;同年7月,前述三家投資方與啟承資本再次押寶鍋圈食品,助其完成價值6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

??2021年3月,招銀國際、天圖投資攜3億美元的投資入局;五個月后,茅臺建信基金、物美集團兩家投資方相繼跟進,參與了鍋圈食品的D+輪融資。

??鍋圈食品最近的一輪融資,則是在2022年11月末披露。除了春雨霏霏(上海)實業有限公司外,招銀國際已二度對鍋圈食品進行投資,而另外一個投資方不惑創投更是五度參與鍋圈食品的融資。

??IPO前,鍋圈實業、鍋小圈企管及鍋小圈科技為一組控股股東,分別持股33.01%、12.42%、3.21%,其中,楊明超、李欣華、孟先進為公司一致行動人,分別持有鍋圈實業55.61%、37.07%、7.32%的股份。楊明超為鍋圈食品實際控制人,間接持有公司29.71%的股份。

??鍋小圈企管由楊明超、安浩磊分別持股80%、20%;鍋小圈科技由楊明超、李欣華分別持股44.09%、0.6%,另外三名獨立第三方張微微、劉博、安吉欣澤企管分別持股40%、8.53%、6.78%。

??此外,IDG、物美科技、天圖基金、茅臺基金分別持股8.55%、2.19%、1.65%、0.43%,五次參投的不惑創投持股7.39%,分別由不惑創投旗下不約而同、不器之器、仁者不憂、不惑鉑金這四家公司持有。

??有意思的是,不惑創投與鍋圈食匯相遇很具有故事性。2018年年中,本著學投資為初衷的楊明超加入了某創業訓練營,在與訓練營導師的溝通與交流之中,楊明超意識到這一賽道的背后潛力,并接受了幾名導師的早期投資,當時,鍋圈食匯門店僅有200家,之后便迅速擴張。

??不惑創投創始合伙人李祝捷便是其中一位導師。他曾公開表示,國內擁有18萬個千戶以上的小區,理論上鍋圈食匯可以開18萬個門店,市場空間巨大;在具備一定規模后,又可用實時數據指導上游工廠運營、以極致性價比拓展C端市場,建立復雜的供應鏈壁壘和明確的品牌效應。

??二、“圈地”擴張腳步放緩,關店率逐年上漲

??有了資本的加持,鍋圈食品瘋狂“圈地”,以加盟的方式迅速搶占市場份額。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于2022年,按零售銷售額計,鍋圈食品為中國最大的家庭火鍋及燒烤品牌,占據12.7%的市場份額。

??在2019年1月,鍋圈食品加盟門店總數僅500余間,2020年飆升至4296家,到了2022年,鍋圈食品的加盟店總數增加至9216間,也就是說,4年時間,鍋圈食品的門店規模新增近9000間,翻了約18倍。

??加盟店是鍋圈食品最為主要的運營模式。截至2022年底,鍋圈食品已在中國建立了9221家品牌門店的網絡,其中包括9216家加盟店及5家自營店,加盟店占比超99.9%。

??根據招股書,設立五家自營店目的是為加盟店提供一個模式,以及作為創新門店運營管理策略及工具、營銷活動、數字化工具及新式裝飾風格等的試點,然后再將其引入加盟店中。

??目前,鍋圈食品門店涵蓋中國29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為了賦能加盟商并促進其銷售增長,以及進一步接觸消費者并提供更靈活的購物體驗,鍋圈食品建立了多個在線渠道,包括與美團、餓了么等第三方食品配送平臺合作,鍋圈APP、抖音及微信小程序。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鍋圈的注冊會員數約為2040萬;在2022年,鍋圈線上+線下渠道產生了超1億份訂單。

??不過,鍋圈食品也曾表示,加盟店的成功及質量最終取決于加盟商本身,所以公司的經營業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加盟店的業績,若表現欠佳的門店數量較多,將對鍋圈收入及盈利能力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快速擴張同樣帶來了不少弊端。隨著加盟門店的數量越來越多,鍋圈食品對于加盟商的管理難度也將隨之增加,產品和服務質量下降導致用戶的流失,快速擴張導致的管理和資金問題等問題逐漸顯現。

??樂居財經《預審IPO》發現,鍋圈食品每年新設加盟店的數量正在逐年減少,而關店的數量卻在逐漸增多。2020-2022年,其新增門店數量分別為2883間、2762間、2631間,而同期關閉的數量為28間、194間、279間。關店率從最初的0.7%漲至3%,呈現出數量不斷遞增的趨勢。由此導致的期內凈增加加盟店數目也在逐年下滑。2020-2022年,期內加盟店數目凈增加2855間、2568間、2352間。

??有業內人士表示,從鍋圈食品的商業模式來看,模式容易被復制,若沒有規模效應加持,核心競爭力則較低。

??三、重營銷輕研發,存貨激增七成

??加盟店數量的迅速攀升,使得鍋圈食品的業績一路走高。2020-2022年,鍋圈食品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9.65億元、39.58億元以及71.74億元,2021年,鍋圈食品的營收同比增長33.5%,2022年更是大漲81.2%。

??具體來看,鍋圈食品的銷售收入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板塊,分別為火鍋產品、燒烤產品和包括飲品、一人食、即烹包等食品在內的其他產品。

??其中,火鍋產品可以稱得上是鍋圈食品的營收大頭,主要包括肉類、肉丸及肉醬、火鍋湯底及鍋等。

??2020-2022年,火鍋產品營收分別為23.9億元、30.91億元、53.52億元,盡管火鍋產品營收持續上漲,但其營收占比卻一路下降,從2020年的80.6%下滑至2021年的78.1%,又在2022年進一步下滑至74.6%。 

??不過,燒烤產品和其他產品的營收占比卻在逐年上升。2020-2022年,燒烤產品的營收占比從5.8%上升至10.0%,其他產品的營收占比從12.0%一路上漲至13.8%。 

??然而,瘋狂的“圈地”擴張導致人力增長,再加上對加盟商推廣活動的支持,鍋圈食品連續兩年虧損,直到2022年才扭轉虧損局面,實現盈利。2020-2021年,凈利潤分別為-0.43億元、-4.61億元,兩年合計虧損5.04億元。2022年,鍋圈食品首次實現盈利,凈利潤為2.41億元,但暫未抹平公司前兩年的虧損。

??鍋圈食品稱,2022年扭虧為盈是因為采購量增長及規模經濟提升使其成本控制能力增強,疊加越來越受認可的品牌使其能夠優化銷售及分銷開支。

??招股書顯示,銷售及分銷開支由2021年的6.29億元降至2022年的人民幣6.25億元,占營收的比重由2021年的15.9%降至2022年的8.7%。細看發現,2022年鍋圈食品的廣告及推廣開支較2021年下降不少,足足少了4753萬元,占比從29.4%下降至22.0%。

??盡管銷售及分銷開支有所下降,但其占比依然處在高位,相比之下,鍋圈食品的研發費用相對較低。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鍋圈食品用于銷售及分銷的開支分別為2.2億元、6.29億元和6.25億元,占到公司同期總營收的比重分別為7.4%、15.9%、8.7%。鍋圈食品研發成本分別為20萬元、350萬元、1000萬元,研發成本占公司同期總營收的比重遠不及銷售及分銷開支占總營收的比重,二者相差甚遠。 

??另外,營收在過去一年快速增長的同時,存貨也在急速攀升。2020年,鍋圈食品的存貨為6.47億元,第二年鍋圈食品的存貨降至6.02億元,下降了0.45億元。但到了2022年,鍋圈食品的存貨達到10.47億元,同比增長74.1%。 

??鍋圈食品存貨的激增,除了受到加盟店規模擴張的影響外,還與2022年鍋圈食品因應對疫情導致的供應鏈中斷提高存貨水平、以及迎接春節加大制成品的采購有關。 

??鍋圈食品也在招股書中稱,原材料和加工在家吃飯餐食產品的保存期有限。如果無法充分管理存貨,可能對公司的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然而,隨著疫情的放開,疫情對于人們生活、生產的影響逐漸消退,消費者外出到店就餐的意愿愈發強烈,如何快速消化2022年的存貨是鍋圈食品面臨的挑戰之一。 

來源:樂居財經

作者:李禮

相關標簽:

預審IPO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

網友評論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