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秋香今天突然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還記得你的第一臺手機是什么嗎?有記得的朋友可以先在評論區留言哈,看看能不能暴露你的年齡!
我們回看一下十幾年前的手機行業啊,我說是魚龍混雜的,沒毛病吧?!功能機讓人眼花繚亂,山寨機是大行其道,還有一些不認識的牌子,上面的跑馬燈能亮瞎你的眼。今天秋香想和大家一起來回顧一下,從山寨機到世界巨頭,中國智能手機這十幾年,走了一條怎樣的道路?
在20年前,中國市場有三大手機巨頭,他們幾乎壟斷了當年中國的手機市場,這三位大哥是誰?諾基亞、摩托羅拉、愛立信,直接吞下80%的市場份額。不過啊,眼看歐美企業稱霸市場的勢頭越來越猛,我國也想把肥水流進自家田,于是發布了手機審批制,第一代國產手機巨頭波導就是這個時候誕生的。
1999年,波導發布了第一部手機幻影RC838,一年就賣出了5萬臺,利潤高達4800萬,到2003年直接超過諾基亞和摩托羅拉,一躍穩坐國產手機NO.1的寶座。但是畢竟是組裝貼牌的,沒有核心技術,還是走低端制造,拿什么跟人家諾基亞和摩托羅拉干?所以波導的好日子沒過到幾年,就跌下神壇了。
而這個時候,剛好遇上企業準入門檻被降低,臺灣聯科發的廉價芯片紅遍大陸,山寨手機那是如潮水一般涌入了中國市場,靠著科技以換殼為本,2010年,山寨機的出貨量高達2.2億臺,山寨帝國華強北也一炮而紅,成為中國電子第一街。
但這玩意說到底是山寨的,多少有點見不得光。漸漸的,山寨機被淘汰,手機市場迎來了中華酷聯的時代。那中華酷聯又是怎么崛起的呢?這就得說到他們抱大腿的事了。還記得以前辦寬帶充話費送的那種手機嗎?就是靠著給運營商定制功能機,當年中華酷聯四家就占據了75%的市場份額,不過雖說出貨量穩得一匹,但口碑和質量卻不值一提,加上過渡依賴運營商,最后中興、酷派、聯想都撲街了,只有華為,因為在芯片自研和產品質量上都下了功點夫,才成了“唯一的幸存者”。
在中華酷聯的故事告一段落后,我國智能手機市場又迎來一個新的風潮,就是小米帶來的互聯網營銷時代。當年雷軍和魅族的老大哥黃章喝完酒之后,回去就發布了1999的小米M1,雷布斯左手一個饑餓營銷,右手一個性價比,引得發燒友們瘋狂搶購,小米一下子就成了風口上的豬,直接起飛。
同時小米非常注重用戶體驗,新品發布都是直接邀請用戶參與測評,這也為小米積累了大量的米忠粉,通過口碑營銷。2014年,小米的市場份額就超過了三星,連續兩年坐穩了市場的頭把交椅。
這個時候國產手機市場開始了華米OV四強爭霸的時代了。2016年華為靠著P9系列8個月全球發布超過1000萬臺的銷量,成功站穩了手機市場的位置。之后推出的Mate系列,更是奠定了華為的高端之路。
而OPPO和VIVO這兩兄弟也開始從線下轉型互聯網,在注重營銷的同時,還不斷加大力度投入研發,闖進了國產手機四強。
回看如今的手機市場,華米OV之所以能站穩腳跟,絕對離不開技術研發。你看華為去年的研發費用,高達1615億,研發人員就占到55%,衛星玻璃、昆侖通訊、可變光圈,比同期發布的蘋果14的看點多了不少;小米13 Ultra在國產屏上也實現了關鍵突破,搭載與華星聯合研發的首款 2K LTPO 屏幕,打破了三星長達多年的壟斷;而OV推出的OPPO Find X和vivo NEX,也在高端市場上展示了國產手機的實力。
雖然說目前的高端市場喝湯吃肉的還是三星蘋果,但我們可以看到,從山寨機到中華酷聯,再到華米OV,國產手機一直在進步和創新。只是逐步走到舞臺中央時,我們要經歷的考驗一定會更嚴峻!而在這條路上,誰會成為下一個三星、蘋果,誰又會成為下一個諾基亞、摩托羅拉?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伯虎財經
作者:伯虎團隊
重要提示: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方式:400-606-6969或ljcj@leju.com。
木林森發布公告稱,公司于近日收到控股股東孫清煥的通知,獲悉孫清煥將其持有公司6,330萬股質押給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公司目前合作的新能源車企以上汽集團旗下品牌為主。新能源車業態是公司發展戰略,公司將抓住新能源車市場火熱勢頭,加速新能源車業務網點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