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 陳圣
??在一張大紅海報上,“七子連興”四個金色的行楷大字,十分搶眼。
??這是近來得力地產,競得湖州長興縣龍山街道地塊后,在官微上的自我“恭賀”。其中的“七子”,指的是得力在當地布局了7個項目。5月底又拿一地之后,它自稱是“另立新章”。
??從去年6月份開始,得力地產就在三四線城市寧波寧海、湖州頻頻出手,至今已經拿下9宗土地,總拿地金額達45.86億元。
??作為低調的浙江富豪,婁甫君原本是靠賣文具起家的。他很少參加大型聚會,更少在媒體面前露面,就連得力公司對外的動態信息中,他自2018年之后就沒再出現過。
??在文具圈打響了名號之后,他由實業跨向地產領域,成立了得力地產。
??但得力地產只在三四線固守,并未真正走出去布局。只是在品牌房企縮減拿地的當下,它凸顯了存在感。
??眼下,年過六旬的婁甫君,多次出現了讓渡股權的變更記錄,二代也出現在了項目公司的持股名單中。他似乎有了逐漸隱退的跡象。
??46億拿地
??得力房產誕生于浙江寧波寧??h,一直是當地的龍頭房企,在寧海房地產市場的占有率超過60%,高峰期甚至達到80%,民間一些人,也將寧??h戲稱為“得力縣”。
??或許是受區位空間限制和山城地貌制約, 臺州、寧波兩地都不沾,造就了寧海獨特的封閉型市場。
??另一方面,在過去規模第一、利潤第二的年代,寧海一年四五千套的銷量,對外來開發商來說,缺乏戰略腹地拓展價值。
??因此,無論是寧波本土房企還是外來房企都將戰場重心,放在了寧波城區,寧海這個小縣城鮮有人注意,這也讓專注深耕寧海的得力地產,一直都擁有相對充足的生存空間。
??數據顯示,得力房產2022年在寧海的銷售額為45.11億元,雖然同比去年下降了26.06%,但在寧波的房企銷售權益榜中,反而上升了一位,排名第十。
??得力地產也曾嘗試過走出去,2007年至2008年間相繼進入了湖州、象山和臺州。不過象山和臺州都只開發了一個項目便撤了出來,未能留下繼續深耕。
??唯有在湖州順利扎下了根,從湖州主城,到長興,再到廣德,開發了多個項目,甚至已經發展成為當地銷售前三的領軍房企。
??2022年和2021年,得力地產在湖州的銷售額分別為30.5億元和41.68億元,均位列榜單前三。
??無論是寧海還是湖州,都是不被行業主流所看好的三四五線市場,依然支撐起了得力地產數十億的銷售規模。去年地產民企陣營飽受流動性壓力,但依然沒有阻擋得力在當地拿地的腳步。
??寧??h去年全年一共出讓了6宗涉宅用地,其中得力就拿下了3宗,總拿地金額約5.9億元。其余3宗地塊,里面有2宗是由寧海城投系托底成交。
??而在湖州去年大量土地由城投系托底的背景下,得力依然先后在湖州主城和長興,分別斬獲1宗宅地,拿地金額約15.16億元。
??如今,房地產市場仍未度過寒冬,大多數房企都在想方設法將資金投向北京、上海、杭州等熱點一二線城市,得力房產依然選擇繼續重倉寧海和湖州。
??今年1月份得力以4.97億元拿下寧海城南小學旁一宗宅地,這也是今年到目前為止寧海僅有的2宗成交涉宅用地之一。
??5月16日,得力以4.43億元的底價拿下湖州吳興區的鳳凰東區單元FH-02-03-07B號地塊。在此之前,得力在今年1月份已經花了8.9億競得相鄰地塊(鳳凰東區單元FH-02-03-08號地塊),當時的溢價率達30.69%。
??而5月底,得力在湖州又拿一地,出讓面積為52226平方米,成交價為6.5億。
??今年以來,得力地產的拿地金額合計已達24.8億元,去年全年的拿地金額約為21.06億元。
??地產糾葛
??得力地產,全稱為“得力房地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法人代表婁甫君,注冊資本1億元。
??樂居財經查閱獲悉,在19年發展歷程中,得力地產幾乎未與其他房企有過合作,甚至連財務投資入股都很少見。
??該公司旗下目前6家子公司,處于存續狀態。其中寧海寧房置業、臺州得力房地產、長興得力房地產、寧波錦瀾置業和寧波得力酒店管理,均由得力地產100%持股。
??僅湖州得力房地產,分別由得力地產和自然人婁朦婷,分別持股90%和10%。有資料顯示,婁朦婷是婁甫君或者婁甫安的女兒。
??與其他很多房企的做法不同,得力未在子公司下面,再成立項目公司,或許也是因為從未考慮過合作開發這一選項,不需要股權轉讓。
??得力地產獨立開發的情況,也體現在機構發布的房企銷售榜中,其銷售額多年來在權益、全口徑兩大榜單中的銷售額數據,基本一致。
??不過,在當地熟門熟路,獨自操刀,并不意味著得力每一個項目開發,都進展順利。這從一些裁判文書中,就能窺探一二。
??幾年前,寧??h橋下潘村因縣政府舊村改造,所有的集體土地房屋被征收拆遷安置,村民及村集體商業用房,均安置在天明花園。
??得力地產恰好通過拍賣的方式,在隔壁拿了一塊地,即趙家村北A地塊,迅速建起了幾十層高樓。
??但橋下潘村村民卻發現,其建造的高樓,與他們的房屋之間僅留了17米不到的道路,按規劃該路為20米的天安路,得力地產占用道路面積,侵犯了他們的權益。
??橋下潘村認為,得力建造的高樓,不符合國家關于采光、通風的規定,不符合建筑樓盤規定的間隔比例,嚴重影響該地塊北面位置的村民安置用房,及村商業用房的通風、采光權,給村民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所以將得力訴至法院。
??不過,得力地產辯稱,它嚴格按照規劃設計條件、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內容進行建造,不存在違規的行為。兩者各執一詞。
??樂居財經查閱獲悉,目前得力地產涉及司法案件24宗,案由包括商品房銷售合同糾紛、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借款合同糾紛等。今年以來,得力地產共新增了7份開庭公告。
??隱秘的股權讓渡
??得力地產的背后,依靠的是得力集團,這是一家全年營收超過400億元的文具行業巨頭。但從目前的股權結構來看,兩家公司并沒有從屬關系,而是兄弟公司。
??得力地產和得力集團的股東構成完全一致,分別由婁甫君持股65%、婁甫安持股30%、婁安君持股5%。其中婁甫君和婁甫安為兄弟,婁安君與他們的關系暫未知曉,去年獲集團嘉獎時任上海大區總經理。
??值得注意的是,婁安君是在去年3月,才加入股東行列的。彼時,婁甫君讓出了15%股份,婁甫安、婁安君分別接下了10%、5%股權。
??這種讓渡股權的操作,早在2019年3月,就曾出現過一次,那次也是婁甫君減持了得力地產10%股份,由婁甫安接下。
??創始人婁甫君,目前是這兩家公司的董事長。他可以說是浙江最低調的富豪之一,很少參加大型聚會,更少在媒體面前露面,就連得力公司對外的動態信息中,他自2018年之后就沒再出現過。
??1981年,20歲的婁甫君承包了寧海一家五金廠,為國有企業加工金屬零配件,開始了他的創業生涯。
??但加工業務相對被動且利潤不高,婁甫君顯然并不滿足于此,后來又開了一家儀表廠和一家模具廠。1988年,婁甫君花了4萬元買了第一臺注塑機,創辦了寧??h文教用品廠,其文具業務正式起航。
??1992年,得力集團的前身——寧波新時代文具有限公司成立。3年之后,得力品牌正式啟用,婁甫君開始打造屬于自己的產品。
??直到1997年,36歲的婁甫君正式組建了寧波得力集團有限公司,定位為“綜合文具供應商”,得力集團開始飛速發展。
??婁甫君開始進軍房地產行業是在2004年,投資成立了寧波東方新世界房地產有限公司。這一年,得力集團的文具生意銷售收入達到了5.5億元。
??2005年7月,他旗下的房地產公司,更名為寧波得力房地產有限公司,得力品牌開始進入房地產市場,一直發展至今。
??而婁甫君的文具業務則抓產品、抓設計、聘請代言人、涉水電商,再到后來將企業品牌由“得力文具”升級為“得力辦公”,得力集團迎來高速增長。2017年,得力集團銷售額突破100億元,躋身百億級企業。
??眼下,得力集團已經成為注冊資本15億元、營收破400億元的行業巨頭。
??但即使背靠這樣一家實力雄厚的實業集團公司,得力地產卻仍有不少質押融資動作。
??樂居財經查閱獲悉,得力地產目前有16項保證金質押、應收賬款質押融資記錄,每筆金額從68萬到1億元不等,涉及總金額達1.15億元。
??這些質押,大多是它2021年發起的,質權人均為農業銀行寧??h支行,大部分的履行到期日在2022年、2023年內。那兩筆金額分別為96萬、100.8萬的應收賬款質押融資,到期日則為2025年底。
??婁甫君的商業版圖,基本圍繞文具辦公和房地產及其相關行業展開,目前共對外投資26家企業,包括電商、商貿、膠粘制品等相關產業鏈企業以及物業公司、墻體材料、混凝土、門窗工程等房地產上下游企業。
??此外,婁甫君控制企業多達101家,間接持股企業89家。
來源:樂居財經
作者:陳圣
重要提示: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方式:400-606-6969或ljcj@le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