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企并購涼透了

原創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樂居財經 徐酒眠 11.4w閱讀 2023-06-08 08:00

??文/樂居財經 徐酒眠

??2019年底,“招商物業”和“中航物業”兩個業內知名央企物業品牌重組,并借中航善達的殼在深交所完成上市。于是,A股資本市場有了一家最大的上市物企——招商積余(001914.HK)。

??然而在這場盛大的涅槃行動中,在中航物業供職了22年的劉文波,卻被“出局”了。好在另一家A股物企新大正(002968.SZ)很快向他拋去了橄欖枝,聘任其擔任公司總裁一職。

??劉文波履新的第二年,新大正推出了首份股權激勵計劃,他分得了其中最大的紅包。不過,解除激勵限售股票的條件,是嚴苛的業績考核目標。

??為了能兌現這個大紅包,劉文波帶領新大正加速開拓市場,做大蛋糕。

??在上市物企紛紛放緩收并購步伐的背景下,今年年初,新大正以7.88收購滄恒投資80%股權的計劃書,打響了2023年物業股收并購的第一槍。

??如果交易順利落地,這將是新大正上市以來最大的一筆收購,很大幾率也會將其推上2023上半年物業股“并購王”座。

??不過,談判了近半年時間,這筆交易卻最終“夭折”了。

??近兩年,物管行業終止收購的案例已經屢見不鮮了。在此去之前,3月28日,去年的物業“并購王”華潤萬象生活(01209.HK),曾宣布終止對祥生物業的收購。而在去年,上市物企至少終止了4筆收購計劃。

??退單頻頻上演,是物管行業并購市場的降溫,也是物企們對收購越發趨于理性。

??5家物企并購

??5家物企、6筆收購,3.6億并購金。這是今年以來,上市物企交出的收并購成績單。

??與上一年同期相比,收并購頻率與并購金總額都有所下降。2022年前五個月,上市物企披露了9筆收購,涉及資金約72.31億元。再往前追溯,2021年前五個月,上市物企共發起25筆收并購,涉及資金超過100億元。

??具體來看今年前五個月上市物企的收購,就規模而言,新大正7.88億收購單宣告終止后,最大的一筆就是金融街物業1.54億港元收購的香港置佳物業70%股權了。

??放在歷史的縱軸上,這筆不算大的收購,金融街物業也擺出了十分謹慎態度。

??一方面,早在2021年6月,金融街物業就公告透露,正其在磋商一個香港的標的公司部分股權。意向書發布了近三年,才終于等來了新的進展。

??另一方面,金融街物業與賣家約定了四個年度的業績承諾。若業績對賭未達成,賣方需要向金融街物業支付補償款。而為了業績對賭更好進行,金融街物業不僅壓了20%的收購款未支付,而且賣方所持的余下的30%股權,也抵押給了金融街服務。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上市物企并購的標的公司,除了香港置佳物業是傳統的物業公司(在管項目集中在商業及住宅物業)屬性外,其他的都在細分領域。

??遠洋服務斥資5400萬元從遠洋集團收購的是一家專注于中國房地產行業的機電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其主要從事包括機電工程建設、承包、技術開發及咨詢等機電業務。

??而中天服務400萬元投資的是一家軟件研發科技公司、特發服務8500萬元增資入股的是一家水電站工業物業公司、新大正收購的是兩家市政環衛公司。

??據此來看,今年以來物企的收購,似乎已經將做大在管面積放在了其次,而上升到首要位置的是升維服務業態,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被砍的并購金

??收并購熄火,不只是體現在減少的收并購頻率、大幅降低的收購金額中,還在于物企們紛紛下調并購金儲備。

??據樂居財經《物業K線》統計,2022年至今,共有14家物企宣布更改全球發售所得款項用途。

??其中,有7家物企均涉及下調并購金儲備。而今年以來展開行動的占大部分,有濱江服務、金科服務、銀城生活服務、興業物聯,4家物企。

??幾天前,5月29日,濱江服務宣布,將原本計劃用作收購其他物業管理公司和投資于資產管理平臺、未動用所得款項凈額為約2.5億港元,用作更新公司的管理服務系統、招募及培養人才。

??此舉動作之后,也意味著濱江服務IPO募資中已沒有并購金儲備,或將徹底放棄收并購。

??“自上市以來一直監察評估所得款項凈額的使用情況,并積極于市場尋求可供收購及投資的物業管理公司潛在機會”,濱江服務在公告中表示,不過,“尚未于市場上尋求到符合集團服務品質管理需求,能夠帶來協同效應的物業管理服務收購目標”。

??簡而言之,濱江服務砍掉并購金儲備的原因,是找不到合適的標的。

??值得一提的是,濱江服務此舉獲得了投資者的稱贊,多位股民在雪球等投資表示:現在不收購是對的。

??與并購金被砍對應的是,物企的一般企業用途及營運資金、多元化增值服務、其他及人才培養資金均呈上升趨勢。其中,一般企業用途及營運資金上升最為明顯。

??這不難理解,前端的房地產行業寒氣未消,物企需要更多資金用于日常經營,以保持資金的流動性和靈活性,緩解資金壓力。

??與此同時,物企也意識到,相比于簡單粗暴的收并購,提升市場競爭力更重要的應該是通過優化經營和提升服務質量,提高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

來源:樂居財經

作者:徐酒眠

相關標簽:

物業K線

重要提示: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方式:400-606-6969或ljcj@leju.com。

網友評論

相關推薦

海宏液壓IPO:應收賬款攀升,經營現金流“腰斬”

海宏液壓主要從事液壓閥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原創 樂居財經 剛剛

飛仕得預計發行后公司估值達18.18億元,超過對賭協議“紅線”

飛仕得在引入云揚投資、杭州浩歌時,施貽蒙、徐曉彬、李軍等人曾與之簽訂過對賭協議。

原創 樂居財經 剛剛

昆侖新材IPO:寧德時代銷售額占比超五成,“關系戶”拖累毛利率

2020年-2022年,昆侖新材實現營收分別為1.92億元、11.84億元、21.14億元。

原創 樂居財經 剛剛

海宏液壓沖A背后:分掉兩年凈利,卻要募資補流

報告期內,海宏液壓僅有過2次增資和1次股權轉讓,因此公司估值增長并不快。

原創 樂居財經 剛剛

最新文章推薦

海宏液壓IPO:應收賬款攀升,經營現金流“腰斬”

海宏液壓主要從事液壓閥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原創 樂居財經 剛剛

飛仕得預計發行后公司估值達18.18億元,超過對賭協議“紅線”

飛仕得在引入云揚投資、杭州浩歌時,施貽蒙、徐曉彬、李軍等人曾與之簽訂過對賭協議。

原創 樂居財經 剛剛

昆侖新材IPO:寧德時代銷售額占比超五成,“關系戶”拖累毛利率

2020年-2022年,昆侖新材實現營收分別為1.92億元、11.84億元、21.14億元。

原創 樂居財經 剛剛

海宏液壓沖A背后:分掉兩年凈利,卻要募資補流

報告期內,海宏液壓僅有過2次增資和1次股權轉讓,因此公司估值增長并不快。

原創 樂居財經 剛剛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