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 楊宏彬
上市29年里,中天金融身上發生過太多故事,其中最值得談起的,還是其與羅玉平之間的所發生的。
1994年,房企 “黔中天”成功登陸深圳交易所。它的上市,比茅臺都還要早7年,是貴州首家上市公司。因此,“黔中天”也一度被稱為貴州之光,地位可以參考恒大曾經之于廣州。
1994年的羅玉平,初出茅廬,兩年前剛剛在重慶大學取得程管理碩士學位。起初羅玉平是一名 “包工頭”,后因緣分接觸房地產。乘著商品房發展的東風,羅玉平賺到了第一桶金,之后便不再滿足“居于人下”,決定自己單干。
一個創業“包工頭”,一家貴州首家上市企業,沒想到會在12年后擦出巨大火花。2006年,羅玉平坐上了中天金融,也就是曾經的“黔中天”的實際控制人的位置,之后“包公頭”化身“羅半城”。
中天金融業績步步攀升,羅玉平坐上了貴州首富的位置。故事前段精彩,而結局并不美好。業績的虧損和債務泥沼,讓中天金融走到了退市這一步,羅玉平昔日的榮光也隨之暗淡。
6月28日,中天金融在交易所做了最后的道別。公司股價已經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1元,公司將于2天后摘牌。
6月30日,000540.SZ在K線圖上跳動了29年后,永遠的停在了0.4/元股,停在了這個夏天。中天金融成為本輪地產危機中,繼藍光之后的第二家退市的A股房企。
退市的前一天,中天金融公眾號更新了一條推文,名為“堅持的人永遠不會輸”,說的是中天體育的教練。而這一句話,或許也可以展示羅玉平對于中天金融的最后心境。
命運的相交
羅玉平與中天金融,還有很多故事可以說。
雖然曾被稱為貴州首富,但羅玉平并不是一名貴州人,他于上個世紀60年代出生于四川瀘州,父母都是沒有背景的普通人,而羅玉平成績優異,又肯吃苦,同時也有幸運女神的眷顧,一系列內外因素成就了他。
做包工頭時期,羅玉平碰上了生命中第一個貴人,知名房地產老板肖春紅最初是搭檔,兩人一起在遵義承包工程,此后轉戰貴陽。之后肖春紅創辦了宏立城集團,1998年,羅玉平進入宏立城擔任總經理。
為別人打工,始終不是羅玉平的追求。單飛之后,羅玉平主持開發了金石橋南苑和金石橋御景傳奇兩大項目,在貴州省房地產圈聲名鵲起。2006年,他拿出全部家當,創立了金世旗控股,開始擴張之路。
羅玉平在努力改變自己命運的時候,“黔中天”的命運也正在被別人改變。
“黔中天”,又稱為中天企業,起初是由貴陽市國資局執掌的。1998年,“初代股市大鱷”劉志遠收購了中天企業的部分國有股權,將企業改名為“世紀中天”。這是“黔中天”第一次命運發生改變。
4年后,“黔中天”迎來了第二次命運的重要轉折點。2002年,更名后的“世紀中天”被爆出轟動全國的坐莊案丑聞。原因是,劉志遠通過一系列違法違規操作,收購了中天企業的部分國有股權,后以業績作假和坐莊的手法,4年間將世紀中天的股價拉升了700%,歷史最高價達到81.35元/股。
股市大鱷鋃鐺入獄,世紀中天股價一落千丈,接連上演12個跌停板,瀕臨退市。2006年,羅玉平正式化身白武士,通過金世旗控股收購了“世紀中天”控制權,成為新的掌舵人。
羅老板掌權后,將“世紀中天”更名為“中天城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請了世界頂尖咨詢公司麥肯錫對“世紀中天”進行戰略梳理,在戰略上進行了調整。此后,中天城投進入了快速發展的幾年。
與紅利期齊舞
羅玉平入主后的首年,中天城投便成功實現扭虧,2007年實現凈利潤1.2億,較2006年同期翻了11倍有余。同年,羅玉平以95億元財富成為貴州首富。
而自2008年起,房地產市場迎來發展的“黃金十年”,在這十年里,行業享受了大量的政策紅利,大小房企飛速成長,銷售規模不斷創新高,創造了大量的利潤。此時羅玉平掌管下的中天城投,也與時代紅利共舞。
2008年度,中天城投實現凈利潤1.91億,隨后9年年平均增長率約為50%,到2016年底,中天城投的凈利潤為29.4億。較2007年近乎又翻了30倍。
2009年、2018年及2019年,羅玉平憑借中天城投分別以30億元、130億元和95億元的身價三次問鼎貴州首富,一時風光無兩。在羅玉平的巔峰時期,因為開發了貴陽約一半地區的房地產業務,而被當地人稱為“羅半城”。
作為中天城投的掌舵人,羅玉平也一直在隨著市場變化定制公司戰略。
2009年,中天城投提出“房地產、會展旅游、礦產資源”三駕馬車,三年后,又變成“城市運營、商業地產、資產管理與文化旅游會展、礦產與能源”四大多元產業發展。
2015年起,隨著引金入黔政策出臺,羅玉平開始尋求轉型路徑,著手布局金融業,逐步向保險、證券、銀行等領域推進。
當年,中天城投提出“金融、康養、精品地產”產業格局,收購了一批金融類企業,包括中融人壽,還控股海際證券、友山基金,并且設立上海股權投資基金、上?;K基金。
從地產行業發家致富——再通過金融行業讓“錢生錢”,幾乎是中國大多民營房地產老板的夢想。
中央房住不炒的信號釋出后,羅玉平似乎更加堅定了轉型做金融的心。2017年4月,將上市公司的名稱變更為了中天金融。
未竟的金融夢
2017年,羅玉平做出了一個可以說是改變中天金融命運的決定——收購華夏人壽。
中天金融的總資產規模有762億,而華夏人壽的資產規模高達4760億,這一筆收購,足以見得羅老板的野心。
蛇吞象的交易,羅玉平干起來是一點也不含糊。當年11月,中天金融宣布,擬斥資310億元收購華夏人壽21%-25%股權,之后更是直接拋出70億元定金表示誠意。而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9月末時,中天金融的賬面資金只有60.21億元。
但這一筆交易,一直處于擱置。2020年7月,銀保監會宣布對包括華夏人壽在內的6家機構實施接管,其中華夏人壽在到期后接管期限再延長一年,到2022年7月16日結束。中天金融付出的70億元定金也被深度套牢。
收購華夏人壽的失利后,又碰上了房地產市場下行,中天金融可謂是焦頭爛額。2018年-2020年,中天金融凈利潤連連下滑,分別錄得14.66億元、11.08億元、5.72億元,同比分別下滑20.56%、24.41%及48.4%。
這期間,羅玉平絲毫沒有從金融脫身的意思,而是更加堅決的剝離地產。2018年起,其便為旗下地產平臺尋到買家,佳源國際。中天金融將以180億元將地產平臺出售于佳源國際。
不幸的是,中天金融剝離地產與收購華夏人壽同樣不順,對價一再縮水后,交易還是沒有完成,原因之一是,佳源國際近兩年來狀況也并不樂觀。
兩頭碰壁的中天金融,業績一落千丈。2021年大幅虧損64.16億元,其中,公司旗下的中融人壽凈虧損65.36億元,年末凈資產-33.33億元;截止2022年6月30日,其凈資產為-41.12億元,嚴重資不抵債。2022年中天金融的虧損再擴大至160.5億元。
虧損之下,中天金融的債務壓力與日俱增。截止2022年末,短期借款及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本息合集346.37億元,其中逾期的有息負債本金為94.4億元,而公司在手的貨幣資金只有25.98億元。由于到期債務不能償還,已引發大量訴訟及仲裁案件。
直到退市的前兩日,中天金融仍在公布收購華夏人壽的進展。只是,能回到過去再選一次的話,不知道羅玉平是否還會選擇轉型金融。
來源:樂居財經
作者:楊宏彬
相關標簽:
地產K線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