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 徐酒眠
??位于福田區深南路上的深圳高爾夫俱樂部球場,見證過諸多老板談成無數場生意。
??7月11日下午,特發服務(300917.SZ)也在這里擺臺,招待了新的合作方——四川大金源電力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大金源電力”)。
??當天,是特發服務增資入股四川大金源天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天鼎物業”)的簽約儀式。緊隨特發服務董事長陳寶杰與大金源電力董事長陳學院在合作協議上簽字,這起股權合作交易正式達成。
??至此,特發服務成為天鼎物業第一大股東,持股占比51%。上市兩年多,這是其落地的第一筆收購。
??“天鼎物業作為水電服務領域的開拓者和先行者……未來發展前景及商業、社會價值不可估量?!痹陉悓毥苤罗o中,不掩對天鼎物業的期待。
??物管行業大規模的跑馬圈地落幕,但激烈的競爭還在繼續。房地產行業持續萎靡,物企發力非住宅領域、城市服務、公共物業等領域的同時,也亟需拓展新業態。
??有分析認為,能源物管將是未來物管發展的新趨勢。水電開發是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的組成部分,因此與水電站運營管理相關的配套物管服務蘊藏著極大的市場潛力,或將成為物管發展新業態的理想領域。
??入主天鼎物業之后,特發服務便是打的進軍能源物業的算盤。其表示,將快速達成在能源物業領域的戰略部署,實現新業態戰略發展的突破。
??有意思的事,今年年初,另一家A股物企新大正(002968.SZ)也曾謀劃借助收購進軍能源物業。然而,經過六個月的磋商后,新大正的這筆交易最終在上月初以失敗告終了。
??特發服務“曲折”
??根據公告,特發服務增資天鼎物業51%股權的總投資額為8500萬元。其中,約1332.24萬元計入天鼎物業注冊資本;余下約7167.76萬元溢價,則計入天鼎物業資本公積。
??成立于2008年4月,天鼎物業是一家以工業物管、生活物管、寫字樓物管為主的物業服務公司,目前主要為國能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及其系統內企業提供水電站廠區和營地范圍內的物業管理服務(綠化、保潔、水電維護等)和后勤保障服務(車輛租賃、駕駛員勞務、會務等)相關業務。
??天鼎物業的業績并不算優秀,近兩年其凈利潤持續下滑。數據顯示,其2020-2022年的營收分別約為2.14億元、2.12億元、2.30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756.35萬元、591.63萬元、416.33萬元。
??據此計算,天鼎物業近三年的凈利率分別為3.54%、2.80%、1.82%,本來就幾乎“貼地”的凈利率水平還在持續下滑。而按照2022年天鼎物業416.33萬元的凈利潤計算,特發服務的這筆收購PE超過40倍。
??天鼎物業并表經營后,特發服務將如何改善其盈利能力?溢價如此之高的收購,特發服務又將何時能回本?這些都需要時間給出解答。
??值得一提的是,回看特發服務增資入股天鼎物業的過程,其實也頗為波折。
??一年半前,2021年12月,特發服務第一次發布了競標天鼎物業51%股權的公告。然后等待了大半年,這筆交易遲遲未有后續。直到2022年7月8日,特發服務才更新了相關動態,但卻不是好消息。其公告稱,天鼎物業增資項目,鑒于經由轉讓方申請,產權交易已終結。
??彼時,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及特發服務的公告,都沒有對其中原因作出解釋。
??2022年11月25日,天鼎物業51%股權增資項目再次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出。但這一次,特發服務卻沒有第一時間站出來表態。其宣布競標該項目,是在今年3月21日。
??在這中間,特發服務對天鼎物業做過何種權衡,外界不得而知。不過,第二次競標該項目,特發服務換了一套說辭,即“本次投資將有助于公司快速實現在水電物業領域的業務突破,為今后進一步進軍新能源物業領域打下堅實基礎”。
??“原有物業服務基礎上,拓展工業物業領域,豐富現有業務類型,為實現公司多元化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這是特發服務第一次公告參與競標天鼎物業給出的緣由。
??新大正“折戟”
??相比于特發服務,新大正意圖進軍能源物管領域的故事,就多了幾分悲壯。
??今年1月3日,新大正披露,擬收購云南滄恒投資有限公司(簡稱“滄恒投資”)80%股權,交易作價為7.88億元。如果交易順利達成,這將是新大正上市至今最大的一筆收并購。
??與天鼎物業一樣,滄恒投資的主要業務也是為電站物業服務。這正是屬于公建物業下、能源物業中細分領域的一種。新大正看好這一市場,但新進入壁壘較高,與此同時,已開發市場通常較為穩定。收購滄恒投資,新大正也是想借此在這一新業態中實現突破。
??然而,與賣家在交易桌上談判了半年的時間,6月4日,新大正宣布收購計劃終止,并表示“由于加期審計和補充盡職調查的進行,本次交易的進度已不及交易雙方預期,而且,雙方在業績承諾延期安排等事項上存在較大分歧,短期內難以達成一致?!?/p>
??其中,關于業績承諾部分,按照最初的約定,滄恒投資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的承諾凈利潤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分別為8400萬元、1.01億元、1.23億元。承諾凈利潤累計數為3.08億元,年平均盈利1.03億元。
??如若滄恒投資在當年度實現的實際凈利潤累計數不足承諾凈利潤累計數,則業績承諾人應依據《業績補償協議》約定的方式對上市公司進行補償。
??如果一切進展順利,這對新大正的業績提升將大有裨益。數據顯示,2019-2021年度,新大正的平均歸母凈利潤也僅有1.34億元;而2022年,其歸母凈利潤為1.86億元,同比增長11.8%。
??事實上,新大正是鉚足了勁兒想收購滄恒投資。一方面做足了功課,當初披露的購買預案就長達108頁;另一方面,已經做好了借錢收購的準備,其表示“擬采用包括但不限于自有資金、通過銀行借款、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等合理方式籌集的資金按照交易進度進行支付?!?/p>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新大正手中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為5.89億元。
??受房地產行業下行影響,當前物業股的融資環境并不理想。有分析認為,手中資金有限,或許才是新大正進軍能源物管領域折戟的真正原因。
來源:樂居財經
作者:徐酒眠
相關標簽:
物業K線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